B体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征文|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3-02-17 17:48:18

  B体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建设什么样的乡村、B体育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继承发展和高度凝练,是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内涵高度契合的乡村愿景,是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一重大论断而作出的战略部署,将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乡村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描绘了美好图景。

  习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涵盖全方位、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个领域,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的乡村,是公共服务普惠可及的乡村,是广大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是治理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乡村。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再次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其发展思路既一脉相承,又聚焦不同发展阶段,精准指明重点,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建设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驰而不息的坚定决心,体现了我们党深入掌握乡村建设规律、全面提高乡村建设要求、拓展乡村建设内涵的持续实践,开创了“三农”工作新篇章。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的进一步体现,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B体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起点,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补上“三农”短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三农”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迫切需要。未来即便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还将有数亿人常住在农村,他们向往过上现代生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顺应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亿万农民的共同期盼。亿万农民对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不能让农村落后、让农民掉队。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当其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已有很大改善,B体育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乡村在向着更加宜居宜业的方向发展,但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相比,与“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相比,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坚持不懈地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才能将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既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也涉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点多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点任务。习指出:“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要坚持以生态宜居为重点,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B体育

  扎实推进乡村治理。治理有效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保障。在实现“物”的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人”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要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不断加强乡村治理方式方法创新,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持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扎实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B体育凝聚人心的“软件”上下功夫。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方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人与人和睦相处,实现乡风文明。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结合农民实际需求,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让农民群众看得见美丽,感受得到宜居,体会得到幸福。